垦地合力绘就产业好“钱景” 世界新消息

海南农垦报社   2023-06-17 18:01:45

海垦创新探索垦地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拓宽乡村振兴致富路


(相关资料图)

垦地合力绘就产业好“钱景”

■ 海垦融媒体中心记者 钟颢

六月的母瑞山,青山邈邈,葱茏染翠。身着红军服,头戴八角帽,前来参加红色文旅培训的队伍络绎不绝。在垦地共同推动下,当地逐步形成了红色研学、红色教育培训等新业态,红色产业发展正火热。

在七仙岭全球热带水果博览中心,由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海垦南繁产业集团联合举办的2023年首届百香果产业论坛刚刚落下帷幕。垦地联手邀请了100多名专家学者、企业及种植户代表探讨百香果产业新技术、新趋势,共谋海南百香果产业可持续发展之道。

6月3日,省委书记冯飞在海南农垦开展“持续深化海南农垦改革、推进农垦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时指出:“乡村振兴首先是产业振兴、垦地融合关键是产业融合。”眼下,垦地产业融合发展,正在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催生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给职工群众及地方农户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不断涌现的新业态、新模式也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

海垦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局

白沙山川美,四季茶飘香。

主产于白沙黎族自治县陨石坑范围内的“白沙绿茶”,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海垦多年来的持续深耕下,“白沙绿茶”品牌效应逐步凸显,在全国市场打响了知名度。同时,白沙绿茶产业还与当地旅游观光产业实现有效融合,白沙绿茶基地成为白沙茶旅融合发展的亮丽名片。

小小一片茶叶,富了一方百姓。如何把白沙茶产业这把“火”烧得更旺?“‘白沙绿茶’这一国家地理标识品牌原本是海垦‘独享’的,地方茶企均不能使用。为了更好地带动和支持地方茶产业发展,去年我们将其变成了区域公用品牌,符合相关要求的白沙茶企都可以共享这一品牌,通过整合力量共同做大‘白沙绿茶’品牌。”海垦热作产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豫说。

品牌,不仅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地方展示发展实力的名片。在海口市大坡镇,几乎家家户户种植胡椒——这里有全国最大的胡椒连片生产基地,也是全省胡椒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在垦地合力打造下,“大坡胡椒”公用品牌的价值正日益凸显。2022年,该品牌发展入选国家商标品牌建设优秀案例,成为全省唯一入选案例。

农户在采摘胡椒(海南日报资料图)。林宝华 摄

近年来,为解决海南胡椒这一主要热带农产品“价贱伤农”的市场痛点,海垦热作产业集团旗下海口东昌胡椒有限公司与属地政府创新探索“胡椒银行”业务,同时发挥生产技术、研发、品牌优势,与山东乐陵、江苏新化、广西玉林等全国重要香料市场建立稳定的渠道,并开发了海底捞、双汇、味多宝等50余家大客户,提升了供应链韧性,使得海南胡椒价格由2021年的32元/公斤提升到目前的40元/公斤。

在海垦南繁广袤的田野里,农机纵横驰骋,农民辛勤耕耘,涌动着生机和希望。近年来,海垦南繁产业集团扛起国家南繁育制种战略和南繁产业园区建设的重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南繁育制种业,积极构建集品种研发、良种良苗生产、市场推广、科技服务为一体的“育繁推服”种业全产业链条,推动多元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朝着建设辐射全国的现代化种业企业加速迈进。

三亚市崖州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田间展示推广中心基地航拍图。王程龙 摄

除了主动服务和融入地方产业发展格局,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海垦企业还积极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不断拉长产业链、就业链和效益链,吸纳更多的地方农户就业,促进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6月15日,在位于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黎母山镇的一处咖啡种植基地里,咖啡种植户李军敏正忙着给咖啡树施肥、除草、抹芽。“截至目前,公司种植咖啡面积2216.4亩。随着母山咖啡产业的迅速发展,2021年至今,已带动当地343多户农户参与咖啡种植、生产,让他们在家门口就尝到了增收致富的甜头。”海垦母山咖啡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地方为海垦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

垦地合作是农垦系统改革发展的内生需求。

海垦产业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服务、政策等方面的强有力支持。通过合作,垦地双方可以各扬其长,将土地资源、用地指标、产业资本、核心技术、人才力量等要素配置到效率更高、前景更广阔的产业项目中。

七仙岭全球热带水果博览中心是海垦集团与保亭县合作的头号重点工程。这个投资达30多亿元、总规划面积约3万亩的建设项目,从筹备到开园仅仅用了不到9个月时间,这当中体现的是垦地双方高度的默契与配合。“之所以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高效高质完成了项目筹划、设计、论证、审批等多个环节的工作,离不开保亭县领导和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该项目负责人高举廷如是说。

七仙岭全球热带水果博览中心智能温室大棚。牛良玉 摄

近年来,保亭县积极探索将农村土地改革政策拓展到垦区,在全省率先印发了《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垦区土地合作开发暂行管理办法》,统筹垦地土地资源,构建垦地土地开发共享机制,协同推进产业项目谋划和产业项目落地。目前,保亭已将农垦20298.6亩土地纳入土地综合开发计划,助力特色园区项目建设。

兴隆咖啡是海南万宁的优势产业。为促进海垦咖啡产业升级,今年2月,海垦集团与万宁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垦地融合为纽带共同搭建海南咖啡产业转型升级平台,相互协助业务拓展或项目开发,并在技术创新、品牌宣传、营销渠道及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多维度、深层次合作。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户受益。”在海垦胡椒产业发展壮大的背后,同样也离不开政府的鼎力支持。近年来,海口市出台多项政策和举办特色活动,促进胡椒产业发展。以地理标志产品“大坡胡椒”为主线,举办“大坡胡椒文化节”,打造一系列具有品牌标识、突出品牌价值的标杆胡椒产品,并借助淘宝等线上直播平台,提升品牌认知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共享‘白沙绿茶’品牌,短时间内会使海垦的‘白沙绿茶’面临着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李豫坦言,但从长期来看,“白沙绿茶”变为公共品牌之后,由政府主导和承担起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职责,加大品牌打造力度,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拓宽市场空间,“水涨船高”之下海垦茶企也会因此而受益。

记者了解到,利用海南热带雨林以及陨石坑的资源优势,白沙县正积极谋划打造“白沙绿茶”国家地理标识公用品牌,努力构建“白沙绿茶+白沙古树红茶+白沙老树白茶+陨坑有机茶”区域公用品牌体系,同时将完善品牌使用授权及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准入退出机制,实施动态管理,提高品牌的公信力。

融合探索垦地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

垦地融合,产业先行。2022年4月海南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垦地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中提出,要“通过统筹优化产业布局、共建优势产业体系和拓展融合发展新路径三大具体举措,提升垦地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当前,海垦正积极实施“一场一品”战略,以区域开发引领乡村振兴:加强垦地协同,依托重点城镇和开发区,实施跨农场界线的区域产业开发策略;以农业种植为基础,以资源开发为契机,以产业聚集为路径,进行产业园区(集聚区)的开发运营、城镇化配套开发等。最终形成以热带农业产业链聚集为基础,以健康文旅主题建设、自然资源开发运营为发展机会,带动、辐射周边区域发展的“海垦模式”。

“基于海垦‘一场一品’战略部署,公司将围绕区域优势产业,推进‘政府搭台、农垦引领、乡镇建基地’的共建模式,共同打造区域龙头产业;通过与相关市县合作,展示、挖掘地方农业特色,引领带动乡村文旅产业发展,打造地理名片和区域名片,积极反哺促进地方农业实现整体提升;挖掘农村好物,提升农村产业发展潜力,带动乡村整体振兴。”海垦果蔬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而海垦西联农场公司正按照“一场一品”要求,与儋州共同探索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结合儋州市区域实际情况,推进全球热带果蔬推广示范基地项目,制定菠萝蜜产业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和庆镇501万元乡村振兴资金;通过数字化、标准化菠萝蜜种植的示范引领作用,壮大儋州菠萝蜜产业规模,力争到2025年,区域菠萝蜜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助力儋州打造国家数字农业试点示范区。

红明农场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紧紧围绕海垦集团“一场一品”战略部署,充分依托红明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以及现有的产业优势,持续做大做强做优荔枝、胡椒等传统主导产业,加强全产业链建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一场一品”实施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垦地融合,提升与产业集团之间的协同效应和组织力度,优化资源协同与配合,打造“一场一品”新标杆。

记者了解到,《关于进一步推进垦地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鼓励各责任单位推动垦地联合组建产业联盟,开展行业规范、技术服务、市场推广、品牌培训等服务以及推动垦地产业结构功能衔接、产业集聚,建设海口、三亚、儋州、保亭等一批垦地融合示范区。

海垦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乡村振兴首先是产业振兴、垦地融合关键是产业融合”的思路,积极融入属地产业发展体系,优化打造“一场一品”,补齐农产品深加工短板,持续增加垦区职工收入。同时,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推动解决历史问题,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在保障天然橡胶和南繁育种国家战略、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农产品保供稳价等方面实现“大作为”。

在乡村振兴的视野下,垦地“牵手”的故事将继续生动地讲述着……

声明:转载或者引用本公众号新闻,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编辑 | 梁宁

责任编辑 | 伍祁榕

值班主任 | 徐薇

最新供应

更多